立体绿化
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
城市立体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绿化景观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发展立体绿化,能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以及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等,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另外作为人居环境的城市居民区进行园林绿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区住户的要求,即居住区的绿化造景要限度地考虑居民的生活和休闲的要求。居住区绿化中,不仅要考虑到要素,更要充分考虑居住区里的主体—人的需要,只有了解了这种需要,然后再从这种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进行必要的美化处理,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效果。
绿化养护的管理方法
灌溉排水各种树木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特点,要使树木长的健壮,充分发挥绿化效果,就要给树木创造足以满足需要的生活条件,就要满足它对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使其遭受水涝灾害。1、灌溉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过大的情况下,都应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措施就叫灌溉。灌溉一般根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分的大小决定。灌溉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则证明水分不足,就应及时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力条件的限制,但必须掌握新栽的树木、小苗、灌木、阔叶树要**灌水,长期定植的树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夏季正是树木生长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阳光直射、天气炎热的中午做好不要浇水,中午时叶面灌水也不好。灌溉时要作到适量,采取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必须根据树木生长的需要,因树、因地、因时制宜的合理灌溉,保证树木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当前生产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树木定植以后,一般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少5年,土质不好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灌水量——乔木不得少于90公斤,灌木不得少于60公斤。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单堰灌溉、畦灌、喷灌、滴灌等。
家庭养花施肥,在园林绿化养护中有何技巧呢?
在园林绿化养护中,水是花的主食,而肥料则相当于花的配餐,只有主食可以保证花儿们不凋亡,而有了配餐才会让花儿们开的更艳,所以不言而喻,施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呢。如果你很重感情,想和它长相厮守,那就按时给植物施肥吧!
肥料的种类
1、**肥:是各种植物、动物体的籽实、脏器、残体或排泄物经加工、腐熟后所形成的肥料,如人粪尿、畜禽粪、饼粕、糟渣、杂草绿肥等。养分全,肥效长,注意!!使用**定要经过发酵腐熟。施**肥能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因此施肥应多施**肥,。
2、无机肥:是化学合成或**矿石加工而成的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料肥效快,但长期单独使用,会使盆土板结,与**肥配合使用为好。
肥料的选择
①观叶为主的花卉,在生长期内施1-2次以氮为主的肥料即可.
②观花赏果为主的花卉,抽枝长叶时,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每10天施一次;当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到开花前的生长阶段,施以磷为主的氮磷复合肥1-2次。
施肥方法
1、基肥
基肥施用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育苗和换盆过程中将事先腐熟好的肥料,按一定比例和培养土(约1:9)混合后栽培花卉,既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又可以供给花卉生长全期的营养需要。二是将肥料少许在花卉上盆、换盆或翻盆时垫入盆底,例如豆饼、鱼骨粉等。一般不**过盆土的1/10,且上面要覆1层土壤,再栽植花卉。加入量不要过多,**肥不能**过不能**过培养土的10%,无机肥不能**过1%.
2、追肥
在 花卉生长发育期间,由于盆土有限,基肥长时间过后就失去了力量,不能再为植株提供足够的营养了,此时就需要给花卉追肥了。可以用化肥也可以用**肥。使用 化肥时,避开植株枝茎,撒到盆土中;或者将肥料稀释后浇灌。**肥可用豆饼、麻酱渣或马蹄片、羊角等浸泡液,发酵后制成肥水施用,肥水适用于花圃或露天摆 放的大盆花。浓度应控制在较低水平,如尿素、二胺等需加水100-1000倍溶解;**肥澄清液加水10倍以上稀释后再用。
3、叶面施肥
又称根外追肥。用喷雾器把液肥喷在叶面上,和溶解在水中的肥料通过叶面气孔及角质层直接进入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及时挽救因疏忽管理、出现营养不良等现象的植株。省肥、见效快。一般将无机肥料配成0.1%~0.5%的浓度在早晨或傍晚无风时进行喷施,以使叶面湿润为宜,常用的是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等。
家庭自制**肥
①浸泡液肥:用容器把菜叶、果皮、鸡鱼骨内脏、蛋壳等放入其中,加水,盖严腐熟发酵后(约2-3月)即成(如温度高,时间可缩短)。使用时加水稀释,取其上清液,用作追肥.
②废物堆肥:将上述废弃物掺些土,加少量水,喷上杀虫剂,装入容器密封发酵后,可作基肥或追肥。
施肥原则
1、适时施肥
不同的季节,施肥时间不同。一般夏季宜在傍晚施肥,冬季宜在中午前后施肥。一般施肥可在晴天气候干燥或下雨前施,雨后和连阴雨天不施;气候暖热适宜生长时多施,气候炎热或寒冷呈半休眠或休眠状态时不施;盆土干燥时施,湿时不施;陈旧盆土多施,新换盆土少施;基肥足少施,无基肥或不足多施。幼苗期生长迅速,应多施氮、钾肥,以使茎枝粗壮,根系发达;花前和现蕾时,多施磷肥,促花大、色美、花蕾饱满;透色和花谢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可防止落花落蕾;花期和坐果初期,要控制肥水,否则易落花落果。
2、适量施肥
盆栽花卉施肥应做到“少吃多餐”,即施肥次数多,每次施肥量要少。一般每7-10天施一次稀薄肥水,“立秋”后15-20天施一次。随花木逐渐长大,施肥浓度逐渐加大,如尿素施用浓度由前期的0.2%逐步加大到1.0%;磷钾肥由1.0%加大到3.0-4.0%。施肥过量会影响花卉生长发育。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茎叶柔弱,影响开花结果,且易遭病虫危害;磷肥过多,会阻碍花卉生育,影响开花结果;钾肥过多,植株低矮,叶皱色褐,甚至枯萎。
3、依季节施肥
冬季气温低,植株生长缓慢,大多数花卉生长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一般不施肥。春秋季节为生长旺季,根、茎、叶增长,花芽分化,幼果膨胀,均需要较多肥料,应适当多施些追肥。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花卉生长旺盛,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施用**肥料,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施用化肥浓度不能太大,防止花卉“烧死”。
4、依温度施肥
盆栽花卉在高温的中午前后或雨天不宜施肥,此时施肥容易伤根,在傍晚施肥。秋后、冬季气温低,花卉生长缓慢一般不施肥;夏季气温高,花卉生长旺盛应多施肥,气温高时追肥浓度要低,用量要少,用稀薄肥水追肥要多追几次。
5、依花卉种类施肥
喜酸性土的、山茶、栀子等南方花卉忌施碱性肥料,宜施硫酸铵、硝酸钾、过磷酸钙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需要每年重剪的花卉需加大磷、钾肥的比例,以利萌发新的枝条。
观叶花卉需氮量较多,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以2:1:l为宜。
观大型花的花卉(如菊花、大丽花等),在开花期需要施适量的完全肥料,才能使所有花都开放且形美色艳。
球根花卉需钾量较多,氮、磷、钾的比例以1:1:2为宜,这样有利球根充实。
观花观果花卉需磷量较多,在孕蕾时施氮、磷、钾肥的比例以2:3:1为宜,这样可促使其花多果硕。
对于一年内多次开花的花木,如月季、茉莉、米兰等,一般可分4个阶段施肥,即次施催芽催长肥,在萌芽前半个月或新叶初展期施用;*二次施催蕾催花肥,在花芽分化前10天左右施用,通常以施磷肥为主的肥;*三次施花后补肥,此时应施氮、磷、钾复合肥;*四次施越冬肥,北方在霜冻前半个月左右施,主要施腐熟**肥及磷、钾肥。
冬季如何养护好园林树木
园林树木养护在整个园林绿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栽植到后期养护,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养护的好不仅利于绿化树的存活,而且更能促进其茁壮成长。但绿化养护工作也绝非朝夕之功,一年四季都需定期养护,季节不同养护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于冬季的养护来说,养护的好坏直接影响树木翌年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一、及时灌冻水
树木的整个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虽然冬季蒸发量小,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却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来年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在11月初,对树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灌一次水。也就是“灌冻水”,灌后结合封冻水,在树木基部培起土堆。这样既供应了树本身所需的水份,也提高了树木的抗寒力。
二、施肥
秋后树梢停止生长后,根系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因此,应于秋末冬初视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适当施一些**肥或化肥,且适量灌木,使肥料渗入,以促发新根,增强树势,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三、整形修剪
根据树木不同的应用目的,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既可调整树形,还可协调地上地下部分之间的关系,促进开花结果,又可消灭病虫害。可在“冬至”前后进行此项工作。如果量大,可延至春节前后,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消毒,并涂上铅油加以保护。
四、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既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引起的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病虫。涂白剂配方为生石灰10份,食盐1份,粉1份,水40份,可于11月份进行此项工作。
五、伐挖死树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如树木衰老,病虫侵袭、人为破坏等,造成一些树木死亡,破坏了整体景观,影响市容市貌。可利用空闲时间,对那些无可挽救的树木,尽早伐除,并补栽上相同规格的苗木。
六、清理杂草落叶
杂草落叶不仅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而且在干燥多风的冬季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把绿地中的杂草落叶清理干净,集中处理,既消灭了病虫源,也消除了火灾隐患。